心力衰竭,简称“心衰”,并不是某一天突发的“心脏坏了”,而是一个慢慢进展的过程,它不像心梗那样突如其来,却往往因为症状隐匿,容易被误以为是普通疲劳、呼吸道不适,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,下面这三种身体反应,如果你或身边人出现了,别大意,可能就是心衰的早期表现。
1. 气喘、憋气越来越明显不是运动员,跑两步就喘,夜里睡一半要坐起来呼吸才舒服?这些都不是“年纪问题”,而是左心衰的典型表现,因为心脏泵血能力下降,血液回流至肺部,肺部压力上升,出现呼吸困难,尤其是夜间平躺加重,反而坐着稍微好点,这是很多早期心衰患者的“固定姿势”。
2. 下肢水肿、鞋子变紧不是吃咸了,也不是久坐引起的轻度浮肿,而是右心衰在作怪,心脏无力回收静脉血液,血液淤积在体循环中,首先表现在下肢,尤其是脚踝、腿部,很多患者早上浮肿不明显,但下午和晚上加重,甚至按压皮肤会出现“一个坑”。
3. 容易疲乏,精神头越来越差很多人误以为是“最近睡不好”、“年纪到了”,但其实心脏输出减少,组织供氧不足,最先表现出来的就是“怎么都提不起劲儿”,一开始只是干活累,后来连说话、洗澡、换个姿势都觉得费劲,这是心衰的早期信号之一。
别小看这些表现,它们往往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心衰的“帷幕”。
因为它太“像普通病”了,心衰不是某一个明确的“症状”,它更像是身体“多方面不舒服”的集合体,和哮喘、感冒、老年腿脚肿胀等表现重叠,常常误导患者甚至基层医生。
很多老人第一次就诊时说:“我就是有点喘,没劲,最近吃不下饭”医生检查后发现,原来是隐匿性心衰,特别是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等慢病患者,本身心功能就在“慢慢下降”,如果没有警惕,等到发现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。
此外,老年人代谢慢、代偿能力差,他们不容易一下子“倒下”,而是慢慢“撑着”,一旦“撑不住”,就可能是住院、插管、甚至心脏骤停。
所以,任何慢性疲劳、夜间憋醒、反复浮肿的情况,都值得引起高度重视,而不是只靠“忍一忍”或者“喝点热水”。
一句话总结:不是天注定,很多心衰,是“养”出来的,不少心衰患者本身就伴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肥胖、心肌梗死等慢病,这些病如果控制不好,心脏长期在高负荷下运转,像一个机器一直超负荷运行,总有“熬坏”的那天。
但好消息是:心衰并不是“完全没法逆转”的,很多轻中度患者,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,可以稳定甚至改善心功能。
实用调理建议:
控制盐分摄入:建议每日食盐不超过5g,过多的钠会加重水潴留,诱发浮肿和血压升高,适度活动,不等于剧烈运动:如散步、打太极、做深呼吸操等轻缓运动,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,规律用药,别擅自停药:特别是利尿剂、β受体阻滞剂等,不能随意停减,关注体重变化:心衰患者每天称体重,若短期内体重突然上涨1公斤以上,要警惕水潴留,情绪稳定,避免焦虑紧张:情绪波动也会刺激交感神经,加重心负荷。
有一点要记住:心衰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而不是打一针、吃一盒药就能搞定的事。
心衰不是突如其来的“急病”,而是一个从轻度到重度慢慢发展的“积累性问题”,很多人直到病情严重才开始治疗,其实早期是有很多蛛丝马迹可以察觉的。
记住,身体的异常从不无的放矢,不要把“喘一口气”、“脚肿一点”、“累了睡一觉”看成理所当然的衰老过程,真正懂得照顾自己的人,是那些能在“小问题”中发现“大苗头”的人,心脏是沉默寡言的器官,它不会“喊疼”,但它一直在“发信号”。
阳美网配资-阳美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论坛平台查询-股票配资论坛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